很久以前,
很多人說個性單純的人,
對感情比較專注。
雖然情緒化比較明顯,
但喜怒哀樂會一下子展現出來,
不會有太多的隱瞞。
事實上,
沒有永遠的歡樂,
更不可能有恆久的傷悲,
每一個人的感受,
都會因為周遭的一切而改變。
愛情,跟情緒一樣,
也是感受的一種,
但是這種感受是一種靈魂的語言。
我們的心情會改變的,
當然,愛情也是一樣。
以前的年代,
誘惑比較少,
可惜呀,單純的人往往最經不起誘惑。
長大後,
發現多了一個名詞『EQ』,
就是俗稱的情緒管理,
但諷刺的是,越會去懂得自制自己的情緒的人,
越會被別人說是心機重。
而現在,
周遭的事件,
很多都不知道該令我開心,
還是憂傷?
有時令我開心的事,
在別人眼裡是錯的可以的,
有時令我惋惜的事,
別人卻希望我能開心點。
久了,
我也分不清楚,
究竟是感受重要,
還是大家口中所謂『正確的選擇』重要。
人與人一相遇,
很多評估、衡量默默的就在上演,
什麼『不會有結果』,
『彼此不適合』的詞都會跑出來。
愛情好複雜,
還得去評估經濟狀況,
還要考慮彼此家族因素,
甚至連一個人的過去點滴都要被列入斟酌點,
愛情真的好複雜,
似乎沒有外表,沒有存款,
永遠都不會及格。
其實,不用再繼續自欺欺人了,
這種準則似乎都成了一種標準的準則了,
是的,我們都很沙文。
但這個過程最好玩的地方,
就是不管你握有了一顆再怎麼漂亮的雞蛋,
你仍會使勁的往裡頭挑骨頭。
什麼是對的時間?
你手頭最寬鬆的時候嗎?
什麼又是對的人?
沒有將你衡量出一個價碼的人嗎?
很多人都說過去不懂事,
失去了以後才懊悔不已,
但真的不懂事嗎?
還是只是想搏一搏而已?
誰不想證明自己受老天爺眷顧的?
這世界是很荒謬的,
即使你不將別人帖上標籤,
不將人衡量出一個價碼,
別人仍會那樣對你。
有人說愛情是一種化學反應,
你得去成為另外一個人的反應物,
如果你們的相遇,彼此都沒有改變些什麼,
那表示你們擁有的不是愛情,
而是一段關係。
有人抱怨,
愛情、人的心皆會改變,
這令他們害怕、恐懼。
唯一我們相信不變的,
就是這個世界不斷的在變化,
但變化無常則會顯得出生命更為美麗。
愛,也會變的。
變淡了、變成尊重了,
或變成一種彼此依賴過後幾近親人的關係。
難道,世上真的沒有長久的愛情嗎?
不過,我必須承認,
現在很多人根本不希望愛情太長遠,
長久的愛情,就沒那麼美。
其實我很不想將一個人掀開,
因為每每看的太仔細,
關係就會沒了,
但是這不是我所想要的。
有些人覺得我們一旦掀開了他的面具,
(每一個人都有面具,這是不爭的事實)
我們即會看到他們的內在,
看到他們的世界,
但其實他們都錯了,
我對一個人內在一點興趣都沒有。
有些人連內在都沒有。
有些人的內在,
認定所有他們覺得對的事,就是真理,
你可以看見一個人自我感覺有多良好。
有些人的內在,
把自私的欲望當成一種感受,
把渴望當成一種愛,
完全不顧別人。
當然,有些人的內在很值得一窺究竟,
他是豐富且值得你去靠近欣賞的。
內在是一個人的想法與態度,
很多人都誤將它跟愛情與心靈劃上等號,
它們確實有所關聯,
但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相關。
年少的時候,
我們膚淺的會看上一個人的外表,
而人會因為外表上的條件,
繁衍出不同的個性與態度。
無可否認的,
外表上優越的人,選擇當然也比一般人多,
當然他們必須要擁有智慧選擇,
因為他們擁有的人際關係豐富,
見識的人也比一般人來的廣,
所以他們更擔心選錯了對象。
透過學習,
我們能增進內在,
可以讓自己更有興趣與品味,
你可以很有才華洋溢,
你也可以換來很多人的欣賞與崇拜。
當然,也會有人辱罵,
某些才華洋溢的人,
做起事來禽獸不如,
所以我要在此強調,
一個人的內在,跟他的愛情與心靈完全無關的。
你們一定很好奇,
倘若一個人的內外在,
我都可以如此的不在意,
那我究竟重視的是什麼?
只可惜,依我目前的智慧,
我沒辦法說出一個所以然,
但我可以抓住幾個重點分享給線上朋友。
我覺得一個人的『靈魂』很重要。
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有,
基本上,真的認識自己的人不多,
我們都是這樣生活,聽從別人所謂的對錯、好壞,
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我必須再三強調,『感受』並非是想法,
感受是一種靈魂的語言,
感受是心靈上的,而不是思想上的衡量與斟酌,
很多人都會混為一談。
大部分的人的感受,
都是物質上、或欲望上的,
甚至是情緒上的,
那種渴望是自私且偏執的。
很多人受了傷之後問我,
為什麼人的心如此善變,
其實真正的答案是,
『因為那個人尚未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也尚未去成為自己想要的。』
你是否可以聆聽心跳聲,
你想要的是什麼?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當你急著感受外在的事物,
感受別人的當下,
你吸收進來的全是屬於別人的東西,
你所受影響,
被別人灌輸對錯與好壞的觀念,
被教育成會去衡量得失。
很多事,
你不需要去選擇的,
其實你不缺。
很多時候,
任何結果皆對,
但有時也會皆錯。
比你年紀大、比你懂事,
比你更有智慧與經驗的人,
會一再抹煞你去『感受』事物的能力。
決大部分的人只在意自己的『感覺與心情』,
而不去感受任何經驗與過程,
所以不去聆聽經驗的人,
會一再的慘遭失敗,
因為他們不斷的替自己找失敗的藉口,
自欺欺人的活在自己所設或別人所給的謊言世界裡。
一個沒有感受的人,
即沒有靈魂,像個機器人一樣,
在人群裡浮浮沉沉。
你不是在發現新的自己,
而是在創造一個新的自己,
你是誰永遠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要成為怎樣的一個人?
靈魂一向知道它所有該知道的事,
對它而言,沒什麼可以隱瞞的東西,
沒有它未知的東西。
然而,只是知道了還不夠,
靈魂還要尋求經驗,
但經驗索求的是真相。
一個無懼對錯、無懼得失的人,
才說的出真相,
而不是經過自己的斟酌與觀念後,
扭曲了過程的謊言。
事實上,一般人都會撇清關係,
尤其是把錯誤都推到別人身上。
成功與失敗,
只是表面上的,
真正的勝負,
靈魂與感受知道。
別一昧的觀照外面,
而去忽略了觀照內在,
了解自己的位置,需要什麼,
不能失去什麼,
而不是又掉進宿命的得失裡。
累了,繼續上班,
下次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