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新聞台的競賽都是以『個人賽』為主,

一直到了去年『奔月大賽』開始,有了團體賽。

 

第一個使用『票倉』的是玉兔隊,

當時的比賽有四隊『嫦娥』『吳剛』『玉兔』『阿姆斯壯』

除了吳剛之外 ( 嚴重落後 ),其他三隊的競爭是你來我往。

 

我將這篇文章獻給全新聞台的台長,也給予新聞台小天使意見,

在未來的新聞台團體賽裡,希望會有更多人參與、同樂。

 

首先,我必須說明『票倉』的存在性是必要的,

如果一個遊戲,從一開始就一面倒,那誰還會去參與呢?

有一種狀況叫『西瓜效應』,大家都會往強的那邊靠過去,

半個月才結束的遊戲,但三天就分出勝負了。

 

無所謂的『控制比賽』,既是團體賽,

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彼此間的互動、連繫與友誼

遊戲本身的目的不是獎品、不是數字、更不是虛榮的優勝

新聞台本身的目的一方面為了廣告,

另外一方面就是為了讓我們彼此更有交流,

讓新聞台本身不只是部落格而已。

 

相信我,今天跟你同隊的,並不代表下一次仍跟你同隊,

而昨日的敵隊,也很有可能是今日的隊友,

我們都是被趕鴨子上架的,都是臨時知道新聞台有新活動,

都還未及準備,一下子就上了戰場,

但試問,上了戰場,沒有熟識的朋友,沒有什麼間的互動,

這遊戲怎會有趣呢?

 

好了,就算你想贏,

一開始加入就得努力的往前衝刺,

你有時間去跟同隊的隊員互相打氣與寒暄一下嗎?

你有辦法去鼓勵那些幽靈隊員嗎?

遊戲不是一個人努力,或者幾個人努力就能得勝的,

跟都跟不上了,那來的時間去想『票倉』

而一昧的去顧慮『票倉』的問題,卻又讓對手把比數拉大,

導致軍心大敗,讓參與感原本就不高的隊員完全先放棄了比賽,

根本得不嘗失。

 

既名為『團體賽』,比的就是團結,

自顧著往前衝刺,讓隊友間票數空洞越拉越大,

也只是讓本身的隊員失去了興趣。

團隊的默契不是一朝一夕,新聞台是平等的,

沒有誰就得聽令誰的言語,

存在著是對彼此的『信任』、『熱情』

這才是遊戲給我們的本意。

 

或許每一次比賽的規則都不同,

但反擊遊戲本身的設計不良,不如花時間去思考,

彼此都在同一個規則下,如何照著規則比下去來的重要。

 

幾百個人的團體賽,

輸贏不是靠運氣,靠的是努力,

但努力不是在於個人,更不是前幾名隊友,

勝負決定在你怎麼去影響底下那些游離隊員。

 

我給的建議是,

小天使下次比賽前,最好能先公開比賽規則,

讓大家有時間去準備,才不會一頭霧水,

然後又被趕鴨子上架。

 

我給其他想參賽的朋友的意見是,

不管有沒有比賽,平常跟它台新聞台台長多連繫一下,

促進彼此間的友誼,遊戲才會好玩,

今日的朋友,或許是明日的競敵,

今日的敵人,或許是明日的朋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憨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